本报讯(通讯员王碧娇)近年来,宜君县彭镇始终以党建引领为核心,采取“党建+”模式,从网格管理、特色服务、多元共治、产业发展四方面精准发力,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新格局,推动基层治理与乡村振兴的同频共振。
“党建+网格管理”,筑牢治理根基。推进“将党小组建在网格上”的基层治理新模式,按照网格区域重新划分党小组,统筹推进文明创建、乡村振兴、综治维稳等工作,形成党建引领“多网合一”,并由党员干部担任网格长,吸纳村民小组长、“五老”等力量,形成“党支部+网格+群众”的联动机制。通过动态排查、日常巡查的方式,网格员及时了解辖区群众的意见,帮助村党支部及时解决环境整治、安全隐患等问题,实现“小事不出网格、矛盾就地化解”。今年以来,接受群众政策咨询200余次,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服务100余次,协调解决路面破损、排污堵塞、墙面粉刷等问题30余件,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赢得群众的支持和认可。
“党建+特色服务”,激发治理活力。以“千问千答解民忧”活动为抓手,将爱心帮扶、志愿服务、矛盾调解、为老服务、卫生整治等特色服务工作与党建工作深度融合。特别是聚焦“一老一小”重点人群,依托村级党群服务中心,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(所)、农家书屋等阵地作用,搭建志愿服务平台,开展惠民政策宣传、健康义诊、农业技术培训等服务,让“党建红”成为群众生活中最温暖的底色。
“党建+多元共治”,凝聚治理合力。积极探索“党支部引领+党员先锋带头+村民参与”模式,定期开展“民情议事会”“板凳会”,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建议,梳理形成“问题清单”。针对清单中的具体问题,组织党员、人大代表、群众代表等多方力量,群策群力,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,确保群众诉求件件有着落、事事有回音。同时,通过规范“一约四会”,构建“村规民约+积分超市+社会治理”深度融合机制,以积分超市为激励,激发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内生动力,引导群众积极投身乡风文明建设及乡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行动中。
“党建+产业发展”,增强治理底气。明确全镇“三带一区一基地”的产业发展布局,促进镇园融合、三产融合发展。彭村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,立足彭祖养生文化和中医药产业基础,积极探索“中医药+康养+旅游”三产融合发展的新路径,2024年收入突破60万元,带动百余户村民增收致富。拔头塬村依托本地资源优势,大力推进特色农业转型升级,千亩大棚西瓜建设项目落地见效;通过与市级龙头企业合作,以代加工方式运营,新建纸制品加工厂,稳步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。如今,彭镇的产业蓬勃发展,村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。